【分析】
1.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,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侧压力拔出。
2.板缝不严密。
3.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,不找方,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。
4.柱模未保护好,支模前已歪扭,未整修好就使用。
5.模板两侧松紧不一。
6.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,未很好清理,或拆模时间过早。
【措施】
1.成排柱子支模前,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,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。
2.柱子支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。
3.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,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。
【分析】
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,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,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,严重的出现孔洞、露筋。
原因分析如下:
1.翻样不认真或有误,模板制作马虎,拼装时接缝过大。
2.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,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。
3.木模板制作粗糙,拼缝不严。
4.浇筑混凝土时,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,使其胀开。
5.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。
6.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。
7.梁、柱交接部位,接头尺寸不准、错位。
【分析】
墙体、立柱等竖向构件模板安装完后,不经过垂直度校正,如果各层垂直度累积偏差过大将导致构筑物向一侧倾斜;如果各层垂直度累积偏差不大,但相互间相对偏差较大,也将导致混凝土实测质量不合格,给面层装饰找平带来困难和隐患。
【措施】
1.竖向构件每层施工模板安装好后,均须在立面内外侧用线锤吊测垂直度,并校正模板垂直度,垂直度的偏差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。
2.在每施工一定层次后须从顶到底统一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,从而控制整体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,如果发现墙体有向一侧倾斜的趋势,应立即纠正。
3.对每层模板垂直度校正后须及时加支撑固定,以防止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模板受力后再次偏位